首页 > 产业资讯 > 详细内容

济南“破与立”的三个点位

来源:山东中科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4-07-23 打印文本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到今天,多的是“硬骨头”和“急流险滩”,无论破还是立,都更考验改革者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改革无论怎么改,都要结合当地实际。

从济南看,改革在经济社会各领域频频突破。有三个点位的“破与立”,起到了“由点及面”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第一个点位:济南起步区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同年8月19日,起步区正式挂牌成立。

济南起步区对济南意味着什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之前叫先行区,从“先行”到“起步”,意味着肩负的国家使命更加重大。

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济南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也是《黄河规划纲要》明确支持的“实体性”新区。

“先行区”转变为“起步区”,是深层次、全方位、结构性的根本变革,意味着从产业功能区向国家级新区、济南未来新城的定位之变,从“做试验”“蹚路子”向“当引领”“做示范”的使命之变,从“聚全市之力”向国家赋能、流域支撑的能级之变,是济南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

济南起步区的“破”与“立”,对于国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可谓意义重大。从一开始,起步区就在规划蓝图上下足了功夫,邀请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在798平方公里上“从容作画”,持续完善“1+4+16+N”规划体系。

获批三年来,起步区加快成形起势,特别是引进了比亚迪、爱旭太阳能电池等“超级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增幅“飙升”,大批标志性建筑加速崛起。

如今,济南起步区正在成为中国、新加坡合作的新落点,围绕“绿色”和“智慧”等方向打造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

越过黄河向北,全国都看到了“破”与“立”的活力!

第二个点位: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2021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山东省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济南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然而,科技创新不是凭空而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和金融,怎么碰撞出火花?国家需要答案,济南需要实践!

国家选择济南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是经过通盘考量的。其一,济南是“万亿之城”。在这样的经济体量下,探索出来的改革试验路子更具有推广价值。其二,济南的科技创新基础好,创新指数连续多年排在全省首位。科技创新的活跃,为试验提供了样本。其三,济南的金融资源丰富,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提供给科创企业。

这种具有全国普适价值的试验,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在全国关注的目光中,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济南建立起政企共建、财金联动、专营支撑、产品保障、区域聚焦、上市引领、科技赋能等七大机制,全力打造科创金融体系,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科创+金融+产业”的融合模式逐步走向纵深,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济南的金融机构,推出了“科创贷”“投联贷”“科融贷”“北交所科技上市贷”“瞪羚科技贷”等68项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实现融资支持102亿元;建立起涵盖“人才贷”“人才担”等专属产品的“人才有价”金融创新体系;创新“济担—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科创担保产品。

济南评定了首批科技支行10家、科技金融特色机构9家,科创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700亿元,中央科创区获评省创业投资集聚区。

济南的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在全球科研城市100强中居第32位。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全社会研发综合投入占比达到2.89%。

“破”与“立”之间,济南形成了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撑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

第三个点位:数字济南新赛道

济南的数字经济很强,但如何才能让数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驶入新赛道?

这个问题,需要在“破”与“立”中找到答案。

2022年9月2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2023年7月1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大会。这两次大会,改变了这座城市在数字发展上的轨迹——

数字济南“1+4+N”建设体系全面定型,整体智治框架搭建完成,机关内部系统实现优化整合,政务云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数据湖”,新增1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华为区域总部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成功打造数智警务等17个重点专项应用场景,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北方)实现全国首个健康医疗领域场内交易和数据知识产权突破,丽阳神州发布全国首个家庭服务业AI大模型;

跻身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十强,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山东省首位;

济南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和全国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城市。

经过两年多的布局和建设,数字作为底座,已经成为济南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

搭建好数字底座后,济南正在持续实现“数字+”模块式发展——

打造便捷惠民数字政府,完善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公安、应急、生态、交通等重点领域“一脑统管”,提升决策分析数字化水平;

巩固塑造数字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软件产业,争创中国软件名园;

构建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全市统一的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完善18类信息库建设,加强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应用;

2024年将统筹推进数字社区、数字乡村建设,累计建成智慧社区400个、数字村庄2000个。

没有在数字济南建设上的“破”与“立”,就没有在这条新赛道的领先一步。

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主的改革阶段,更多是“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如今,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