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重磅会议中的山东机遇
年终岁末,关键节点。
2025年,经济怎么拼?该如何发力?
众所周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下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
就在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那么作为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对这一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对明年经济工作如何部署?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山东又该如何展现更大的作为与担当?
促稳——打好经济政策的“组合拳”
“稳中求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以贯之的工作总基调。
“稳”也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之一,从工作总基调到政策目标,处处都有一个“稳”字。
对于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会议总结中多次提到“稳”: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作为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以及GDP总量稳居全国前三的省份,今年以来,山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为中国经济大盘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
从出台“楼市19条”,到出台三批政策清单,从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了“稳”,山东积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不断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山东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助力经济“稳”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东GDP增长5.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实力与担当不断夯实塑强。
增加——用好扩大内需的“新思维”
要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会议在“增”量方面有财政、货币、开放、消费、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诸多部署。
提高增量,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乃重中之重。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抓好9项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9项重点任务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排在第二位。
顺序的切换、“着力扩大”和“全方位扩大”的说法之变,不仅凸显着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视程度,也蕴含着“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的深层逻辑。
今年以来,山东在促消费领域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向好。比如,山东抓住“双十一”这一网络消费节点,在全网组织开展“厚道山东人 地道山东品”百县千企万品上直播活动;组织老字号开展集中对外推介;今年以来,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消费促进年”行动,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消费场景创新的需求……
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今年前10个月,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88.3亿元,同比增长5.2%,消费市场实现固稳提质。
在具体部署中,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可以见得,通过提振消费带来的不仅是内需的扩大,也将是一系列的“增加”。
实干——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九项重点任务,部署了一系列具体行动: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
针对不同领域开展不同行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属性,要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稳定健康发展。
为保证各项行动的落实,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不仅要实干,还要干对方法。本次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在方法论层面非常注重统筹和协同,这也进一步展现了我们党对于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当前,各类超预期因素多发频发,稳增长任务繁重艰巨,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回稳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正如本次会议所强调的“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新的一年,九万亿的山东将继续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满怀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实干担当、奋发有为,积极投身于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