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项技术成果发布!国科中心组织召开“鲁企科技行,走进大院大所”首场专题对接活动
在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今天,如何既让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得顺”,又能推动重点企业“长得好”?中科协同中心探索出新的密码——创新企业发起技术需求“揭榜挂帅”,推动大院大所与企业实现关键技术供需对接,共同奏响成果转化的“最美和声”。
2023年12月25-26日,“鲁企科技行,走进大院大所”首场专题对接活动顺利举办。中科协同中心带领山东省10余家企业依次走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院所的12位专家,通过技术对接、成果推介、专家问诊等形式进行交流对接。本次活动是为企业搭建引进优质人才、技术、成果和项目的新通路,更是一场产研融合、产学共进的科技对话。
搭平台 院企推介热潮涌动
产业项目推介环节,过程所的王东、刘艳荣、王自强等多位研究员分别针对“退役光伏组建短程绿色高质循环利用项目”“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微生物偶尔发酵与工业酶促催化”和“低温锂基电池设计开发与储能应用研究”等做专题报告,计算所的蒋鑫龙博士就构建医康养融合的新模式展开介绍,自动化所的朱凤华教授对大数据智能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关键技术做交流探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非光气离子液体催化制备高端聚碳酸酯绿色新工艺、电驱动绿氨合成新技术、 离子液体法含氨尾气净化回收氨新技术 、L-苹果酸的多酶级联催化工艺、微生物发酵中试工艺放大于产品制备、太阳能路灯用低温电池组设计开发与应用、自走式光储用电源等共计30余项技术成果进行发布。
聚对话 思想火花碰撞出新
本次活动以“小而精、求实效”为目标,为院企合作搭建桥梁,专家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精准对接。会上,中国绿发山东鲁能亘富公司、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超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代表介绍了研发情况、成果需求和技术需求等基本情况,并针对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业自动化等各自领域的具体项目、具体技术积极与院所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此次活动,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与参会企业初步达成联合攻关意向5项,各参会企业代表均表示本次交流收获斐然、成果显著,同时对中科协同中心搭建对接平台给予高度评价。下一步,持续推动意向企业与院所深入对接,更加精准匹配双方需求,以具体项目为切入点,谋划一批联合攻关项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中科协同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常建明在总结讲话中称,中科协同中心将持续跟踪本次活动院企合作情况,继续加强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供需匹配,常态化推进“走进大院大所”活动,也将邀请院所专家走进山东本地企业进行调研交流,为企业把脉问诊,解决难题,在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平台共建等各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有效推动我省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产业技术升级和终端市场需求“三方”精准对接。
促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引领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牵引。中科协同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重要使命,依托院所的技术、人才资源,以及山东省的良好政策和产业环境,推动中科系的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与本地产业链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工作中,中科协同中心将在省院合作协议框架下,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科技创新主体“搭台”,为市场主体“赋能”,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推动科学院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山东高质量转化,为山东各地区产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